一、工作室总体思路和目标

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提高支部服务大局的能力,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大学”和学校“1259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展工作,确保党支部工作的正确方向,使支部工作真正收到实效,有效地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增强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寻求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做到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提高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探索解决党支部建设重点难点问题,过好组织生活,确保党员接受组织教育和监督。确保组织生活按要求及时开展。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组织生活时间上不被挤占,内容上不丢项目,落实上不走过场。努力提高党组织生活的质量。提高民主评议党员、小组生活会的质量,解决好党内批评难的问题,在党员队伍中形成讲党性、讲原则的良好氛围,保证正常健康的党内关系。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制度。逐步解决过组织生活不严肃、坚持不经常,重表象,轻质量等问题,完善组织生活制度。

二、工作室建设内容

一、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立足推进学校和学院发展这个落脚点,将党支部的建设与学校“1259高质量发展战略”“高水平应用大学”建设相结合,与“审核评估”任务相结合,对标争先,奋发进取。二、既把“规定动作”落实到位,又因地制宜,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要把党建主题教育同学校年度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主题教育和学校发展同步推进。三、大力实施党员群众“‘一带一’行动计划”,实现一名党员至少与一名群众结成一个对子,开展经常性的政策宣讲、经常性的交心谈心、经常性的传学帮带,团结全院推进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探索解决党支部建设重点难点问题;2.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新时代知识分子思想引领工作,引领带动青年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3.实现基础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双提高;4.完善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加强教育引导、搭建锻炼平台、拓展发展空间。

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内容

    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学习培训。强化党员发展、党员培训、党籍管理、党费收缴、党员激励关怀帮扶等工作扎实有效进行。严格落实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保证党费按时收缴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如建立QQ群、微信公众号等各种线上线下沟通平台有力服务支部教师。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教工之家,增强教工归属感。常态化了解教工困难诉求、倾听教工意见。完善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加强教育引导、搭建锻炼平台、拓展发展空间。

五、党建活动创新机制

1.创新“经常建”机制。针对一个时期支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整顿建设,把“集中抓”与“经常建”结合起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支部的经常性建设上来,通过制定组织生活计划、落实组织生活负责人、定期汇报分析党组织建设形势和情况通报等制度,确保支部建设“长流水、不断线”。2.创新党建活动方式。除组织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教育活动外,还应结合实际,创新活动方法,突破活动的单一性、封闭性,增强活动的多样化、开放性,吸引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党组织。定期召开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和支部党员大会,定期开展党课学习。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和“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教育引导支部党员有力突出政治功能,党员教育扎实有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好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基础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