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计划

  宣亚文        2015-10-20        185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实践育人平台,优化专业结构与资源配置,深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学各环节的改革,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评价方式、实践教学等环节的改革,以改革促进转型,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专业建设目标:

1)优化专业结构,培育专业特色。

坚持巩固、改造、转型提升和加快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巩固提升自动化专业的办学质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形成专业优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社会参与专业办学开放度,强化专业特色。改革课程体系,适度删减理论性过强的内容,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育专业特色。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实践能力积累与创新。

增强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坚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出培养目标的职业导向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修订完善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成长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共同开设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采用“订单式”培养和“校企合作,双元驱动、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

3)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升教学水平。

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优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以此为目标,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更加完善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明显,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现状,较多地提供进入门槛低、综合性和实用性强、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积极推进模块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打破过去建立在学科体系上的知识结构,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积极支持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组织形式、教学质量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

4)强化实践教学,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三者的关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将专业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加大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调整到3035%,大幅增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设计性实验的学时学分,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切实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

5)以学科建设带动、服务专业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服务的思想,围绕专业建设引进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围绕专业建设打造科研平台和学术队伍,围绕专业建设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2.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充实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立以行业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培训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既具备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又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行业工作经历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1)每年需要引进电气工程、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教师5余名,至2019年,我院专职教师人数应达到50名左右。

2)加强师资队伍结构建设,至2019年,我院教师中教授应达到5余人,副教授达到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0人左右。具有博、硕士学历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比例达到95%。

3)积极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具体方法有:①实施“双元制”教学模式,聘请合作办学企业的高级管理、技术人员做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为合作办学专业讲授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践教学。同时,我院派教师参与课程的学习和实践锻炼。②派出教师到合作办学企业顶岗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④积极派出教师参加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的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⑤在招收新教师时,重点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博士、硕士毕业生。

通过上述措施,力争使工科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50%。

4)积极培养和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业领军人才,通过他们的引领、指导、示范作用,提高我院的学术队伍建设水平凝聚学科队伍和科研方向,打造校级研究所和实验室,增强我院教师的学术能力。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